作为一位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青年设计师,一直致力于私宅设计的池陈平也在这些年的设计中不断探索着,如何让设计不流于表面,而真正产生直抵内心的共鸣,真正为人所用。在池陈平看来,设计是对事物本质的感知能力和洞察能力,正是这种敏感度,让他更能从细枝末节中捕捉到业主所需所想,并将这些体悟与诉求做以梳理,通过个人的独特美学视角,为看似已成模式的风格中,注入创新元素,最终呈现出的作品不落窠臼,灵活多变下兼具独创性。
【PChouse】在您心中,舒适空间的定义是什么?如何用设计来打造这样的空间?
【池陈平】对于家的舒适的考量,并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需要探索更深层的精神上的呃东西。现在我们设计师在做的很多住宅项目,都在不断更新,这这种变化并不单单在讲风格,审美这一层面的东西,其实是最好解决的,但真正让你达到一种赏心悦目,达到精神上的共鸣,这就对设计师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比如身心的双重舒适感。我们需要围绕这一维度去做。 现在我们在设计中不会跟客户讲我们要做某种风格,我们做的是空间,如何让空间营造出更舒适的感觉,像灯光设计、收纳设计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另外,我们做出来的东西要让客户有想要使用的欲望,不能很大的房子闲置了很多空间,这就像有人购买了很贵的沙发,却因为怕坏了,在上面铺上垫子,这就丧失了设计本身的意义,我们需要真正享受设计带来的舒适感。
【PChouse】本次论坛主题是“当代新舒适”,当下强调“新”的概念很多,新零售、新中产......而这里的“新”更多地是表现出区别已有概念的创新性,作为一位致力于私宅设计领域创新性多变性探索的设计师,您怎么看待现在的设计,以及如何应对当下的变化。
【池陈平】设计师不是一味追求造价、面积这些方面的数据,随着做设计时间越来越就,我现在更喜欢接到那些对自己想要什么更清晰的客户。可能大家会发现我做的每个项目都是不一样的,现在为设计消费的客户们大都过了需要将家里装修得很豪华的阶段,用以彰显财富,室内设计更加多元化。设计是一个双方互相成就的过程,现在更希望遇到眼界与审美比我们设计师更广更高的客户,最终可以落地出更好的作品。 这些年我们在进行收纳设计、灯光设计等方面的研发,同时,从设计的前期建筑到园林、软装也都在做,不过我们现在一年接的案例很少,我会每天亲自到每个工地跟进每一个节点。很多人在说危机感,其实我觉得,当你把每个项目做好的时候,自然会有更多的案子找到你。从事家装的设计师越来越多,但越是在这样的时代,越应该沉淀下来,更专注地将每个作品做好。
【PChouse】正如您刚才所说,设计师所服务的人群现在更为多元,那么设计师应该如何满足不同业主的诉求?
【池陈平】设计师在服务客户的时候,要通过交流沟通,清晰地了解到他想要什么。有些客户对于细微处非常重视,比如吹风机使用后仍旧需要放在之前的位置,他们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得有板有眼,相反,有些客户则是对这些并不那么在意,他们只考虑要一个怎样的空间,着眼于宏观方面。所以在设计中,需要将这些风格之外的功能方面问题考虑在前面。
【PChouse】在实际设计中,一款好的家居产品,对设计的最大助力是什么?
【池陈平】以空调为例,它对于空间舒适性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像卡萨帝家用中央空调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很多室内空气问题迎刃而解,这也为我们设计师对空间格局、动线等方面的设计都有所助益,有更大的发挥余地。
【PChouse】设计师是美好生活缔造者,在您眼中的美好生活是怎样的?
【池陈平】设计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需要每天都处于工作的状态,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我而言,除了商务洽谈以及施工现场跟进这两部分外,其他事情尽可能都交给团队的人去做。一般来说我每天下午三四点就不工作了,这样也是给自己一些休息放松的时间。美好生活因人而异,皆是自我给出的定义,它代表着你希望的这个阶段的生活节奏与状态,它是自己为生活设定的一个知足的临界点。每年我会为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实现了就是种满足。比如今年,从工作上看,去年买了个写字楼,用了一年时间装修,从生活上看,可以有机会带家人去旅行,这些都是一种美好。
池陈平对于空间使用者自身诉求的洞察与思考,使得其对于住宅本身的设计更具有个人的思考。从功能性与精神层面出发,池陈平让他的设计在美学与实用性层面兼具。作为设计者的池陈平将规则化的功能性之上赋予情感的关注,并将其自有的功能性最大化表现,形成住宅特有之美,也彰显了业主自身的生活品位。
《设计星空》是PChouse太平洋家居网推出设计类人物访谈栏目,通过与设计界前沿人物面对面交流,展示他们锐意创新的设计态度,挖掘其作品背后深刻的设计内涵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