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何健翔:把建筑设计作为批判性研究的方式

2013-10-28 00:15:23  来源:pchouse  作者:佳佳  

  【专访实录】

  Q:“建筑师”这个概念是近代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如今70后建筑师正在崛起。作为70后新锐建筑师,您觉得70后和前几代建筑师有什么传承关系和区别?

  A:在中国,所谓的“传承”是很薄弱的,个人觉得从40年代开始,我们国家经过太多的运动和思想的洗礼,很多东西无从延续,更重要的是每个年代的社会状态都很不一样,每一代成长起来的环境不一,思维模式也就不同了。不说远的,跟60后建筑师对比,他们成长起来的年代跟体制更紧密些,相对严谨;80后则反而担负着更多压力,学业、房价等担子让他们显得沉重一些;而我们70后成长的年代比较平等,大家的条件都差不多,因此也喜欢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成长的背景不一样,所理解的建造逻辑好像也很不一样,合作起来思想上肯定有很大的碰撞。但做设计的方法和建构的方式还是类似的,建筑师有通用的语言和交流方式来沟通协调。

  Q:您在设计教育上投入了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结合自己在国内外的求学经历,对目前的设计教育有什么想说的?

  A:中国要走的路比较长,建筑学上的理论和方法也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学生的教育是滞后的。比如现在院校沿用的教学课本,很多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教育改革十分缓慢。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市场化跟规模化,迅速扩大规模造成教师与学生数量比例失调是个很知名的问题。教育应该是一个有理想有观念有价值的引导,规模扩大导致教育质量跟不上。美院现在也在尝试改进,可惜因为知识、资源等限制,还是相对缓慢。而最大的困难,不是学生不努力或没想法,而是我们缺失了很多从小就该学习和培养的东西,比如对人文、历史、艺术的认识,这方面的匮乏很难在后天补救回来。

  设计不是纯学术,需要很广阔的知识面,要跳出专业层面去了解文化、艺术、历史和更多的学科,才能包容更多东西。大学教育最核心的是教会学生建立自身开放性的学习机制,毕业后仍懂的不断地去吸取知识营养。我也不断地向学生传达,不要以为学了五年课程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这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能够再学习再完善的机制。

指导团队工作
指导团队工作

  Q:建筑的设计、生态、经济和规划之间会有矛盾吗?您是如何平衡的?

  A:世界本来就充满矛盾,建筑更是如此,建筑师很多时候都在协调、平衡、消解这些矛盾,或者反过来强化矛盾。一旦习惯了矛盾就会习以为常,甚至喜欢由矛盾带来的挑战。比如人人都是这样建造房子的,而你却想做一个不一样的,就要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和甲方最好在合作前期先充分沟通交流,把本来可能出现的矛盾先统一了再开始真正合作,这是最合理省事的方式。

  Q:您既有参与建筑外观设计,也参与室内装饰设计,且拥有许多成功案例经验,您觉得建筑外观设计和室内设计如何能够协调融洽?

  A:我很少用“室内设计”这个词,建筑回归到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的空间问题,我们的项目在这方面的界定很模糊,不能说是室内设计或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它是一体完成的,甚至连景观也会一起创作。美国将室内设计独立出来,是因为他们倾向于专业细分,在设计类似酒店这样的大型项目,需要大量专门的室内设计系统,才会分开来做,否则一般的建筑师还是会全面地去创作。这种分工方式我们不应该照搬过来,而是要去理解当中的本质。

在论坛上发言
在论坛上发言

  Q:至今,您设计过的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件?或者有没有特别欣赏的作品?

  A:每个建筑都有令人遗憾或觉得不太满意的地方,相对而言,我对早期在红专厂创意园里的大石馆项目最为满意,因为大家之间的关系都很简单,业主很信任我们,施工队也十分配合。我们每天都可以在工地上跟施工队探讨项目的可能性和延续性,以往很多项目都是在各种协调和博弈中消耗,而这个项目是大家合力完成的。

  至于欣赏的作品,就很多了,只要能看出建筑师是很真诚努力地在完成作品,我都觉得是应该被尊重和值得学习的。还是那句话,我们应该用很平和、平等的态度去看待周边的事务和同行的努力。

责任编辑:wujiajia
公众号二维码
转载申明:太平洋家居网独家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友评论

选风格填面积,马上免费预约

请选择你喜欢的装修风格
请选择风格
  • 请选择你喜欢的装修风格
  • 简约风格
  • 中式风格
  • 欧式风格
  • 田园风格
  • 日式风格
  • 混搭风格
  • 地中海风格
房屋面积不能为空
手机不能为空
请选择你所在的城市
城市不能为空
60获取验证码

立即免费申请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政策》

热门案例

太平洋家居网官方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