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大师
设计师独家专访
Master Interview

  • 林学明
  • 林学明
  • 林学明
  • 林学明
  • 林学明

从接触室内设计界开始,便知道林学明老师。翻阅他的自传,惊讶于他的文笔如此之好,堪比职业作家。林老师说自己“不知天高地厚”,而其实能在丰富的人生阅历中沉淀下来,拥有众人赞赏的美好品质的人,在我看来,恰恰是最“知天高懂地厚”。

他的设计
佛山畔海御峰会所
传承“大美术”,我本无界

他认为:“艺术创作应该是没有界限的,只不过是利用了不同的材料和载体去表现你的艺术思想。我们没有必要可以地去扩大所谓的‘跨界’之说,有思想的艺术家就应该有跨界思维和能力。”回顾读书时代,张仃就曾倡导“大美术”概念……[详细]

林学明作品 林学明作品
挣脱体制束缚,追求人生

艰辛的创业逐渐迎来了硕果,就在集美发展得如日中天时,林学明却又开始“不安分”了。一方面,如陈向京所说:“我们希望能够打开眼界,接触世界最先进的设计水平……[详细]

著书立传,实为知天高懂地厚

问及设计灵感,他说一切来源于生活,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经常阅读、旅行,对生活有所观察,包括对好的艺术品、设计作品的分析和研究都是来源……[详细]

访谈实录Q&A
纳帕美景红酒庄园

漫长的黑夜终于过去了,我从死亡里艰难地爬了出来。这二十个小时让我亲历了通往死亡的悲壮旅程,让我明白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面对死亡我不再畏惧。这天、这夜,我回到了过去,重趟千山万水,从名不经传的江河到波涛汹涌的大洋,从荆棘丛生的丘陵到高耸入云的高原,穿越了风雨时代,见证了人生舞台上百般的美与丑……[详细]

林学明作品林学明作品
PChouse
去年底您发布了新书《不知天高地厚》,书名令人浮想联翩,您是如何诠释的呢?
林学明
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启发我写这本书是因为2006年到川藏高原去采风,患上严重的高原反应。因为我对生命认识不足、对大自然敬畏不够、对健康知识全然无知,所以导致差点失去了生命。这件事情让我很感慨,于是写了一些小日记在企业的刊物上发表,发觉外界也有很多人想看,所以就把自己人生的感悟结合川藏的生死之交写了出来。我们这个年代的人经历比较丰富,文化大革命前、中及后来的改革开放都经历过,而我认为自己的人生还是比较曲折丰富生动的,所以我觉得写出来是对自己人生的一个思考、反思,可能对年轻的设计师有所帮助。
PChouse
人们常强调“设计”不同于“艺术”,设计要对应市场需求,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林学明
设计和艺术有很大的共同之处,但是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艺术的表现和设计服务是两个不同的领域。艺术家可以进入一种自我表现的状态,不介入社会,自娱自乐。但是设计师不行,他必须有服务对象,才能构成设计。设计很少是自娱自乐,而且还受社会的制约,比如安全规范的制约,所以它们有共同和不同之处,表现的形式和状态也不太一样。我认为设计是艺术的另外一种手段和表现形式,设计出了最终要解决问题,还要呈现出人文关怀和美,没有美学和艺术算不上设计,看乔布斯设计产品就可以看出他的美学态度和人生观。
PChouse
现在非常流行跨界,比如说服装设计师做室内设计之类的,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林学明
艺术创作应该是没有界限的,只不过是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载体去表现你的艺术思想。以前资讯不发达,很多艺术家只通过一两种材料去表达,中国很多文人画家甚至把自己关起来表现自己的理想,不参与社会,我认为这是中华文化中比较消极的思想。随着社会进步并慢慢受西方的影响,艺术走向社会,所以才有了现在的设计。跨界其实就是在用更多的方式去跟社会交流,你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哪个不跨界?达芬奇做建筑设计、绘画、雕塑、产品设计、研究解剖学、天文地理,集于一身,那才是真正的跨界大师。所以我们也没必要刻意地去扩大所谓跨界这种说法,本身有思想的艺术家就应该跨界,没有思想的就变成一个画家或者匠人了。
网友评论
中山清华坊盘谷会所
往期回顾
  • 安藤忠雄
  • Hans Wegner
  • 梁志天
策划团队
策划&;编辑:王辉 佳佳  文字:佳佳 设计:钟庆标 制作:陈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