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简介 莫伯治,1914年生于广东省东莞县。1936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工学院土木建筑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岭南园林建筑设计杰出代表,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曾任广州市规划局总工程师,《建筑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广州市规划局技术总顾问,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和总建筑师。 莫氏论学 在我的建筑创作过程中,往往涉及一个重要的思维领域,就是遵从客观因素的科学分析,如基地环境的处理(包括地势、地址、气象、建筑环境),现代功能的满足,新材料性质的体现,新技术发展的运用等等。透过这些分析,从建筑的体型、空间、构造以至构图的处理,与上述客观因素固有的内在本质之间,达到形神相通,表里如一。这或者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时期内,对事物内涵表达的实现。 另外,还会涉及一个较为广泛而复杂的思维领域,这就是建筑美学的表现。这种审美观,不仅仅是建筑师个人的自我表现,而是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着意发掘存在于人们带有一定程度认同的意义,透过其个人风格和熟练技巧,阐释成多式多样的具体的建筑艺术语言,塑造出为人们所欣赏的作品。 寻找对自然的复归 大自然是人们生存活动的背景,人们喜爱和眷恋大自然,这是人类的本能。山水草木,自然景观,不仅能满足人们卫生健康的功能需要,当人们结存到自然景观时,会悠然产生一种"复归"的感觉。 在建筑设计中,将山池树石有机地组织、融合于建筑空间,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这样做可以使建筑空间的层次更加深远,序列的变化更富于韵律,增强四维空间的感觉;另外,建筑与景观组合在一起,透过传统的文化意识(如诗情画意),诱导人们对大自然意境的联想和对空间的感情移入,赋予建筑空间以生命力。 建筑是历史的传承和发展 现代文化是历史文化的发展与延续。因此,现代建筑艺术,同样不能割断与建筑历史文化的衔接与联系。在一定概括性的层次上,我们可以探索古今建筑艺术处理手法的共性,从而得到沟通的途径。这种沟通,既包括对历史、传统、地方文化特点的沟通,也包括对世界古典建筑文化的借鉴和引用。 |
选风格填面积,马上免费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