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余静赣:提高手绘能力 设计美好生活

2015-7-23 13:15:50  出处:其他  作者:佚名  

  记者:您在汶川呆过,我想知道在汶川做建筑可能要考虑到当地的一些风情或者是本土的一些因素。您可能也有自己的一些建筑语言和建筑的体现在里面,您是如何来结合本地的一些建筑风格和您的建筑风格的?

  余静赣:在这里面我觉得我们尽量地拿一些想法给这些村民,跟村民交流是很容易的,他们很信得过我们。我们可以轻松地搞定他们。基本上是我们怎么说他们怎么做。因为我们不是要建得很漂亮,但是空间感觉好,但比过去漂亮得多更好用。满足这三样东西不需要花很多钱,多花千把块钱就不一样了。但我们跟政府交流的时候就有困难,因为政府需要把政绩放在第一位,他希望小学要特别地气派,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小学要给小孩心理空间。因为他们经历了地震。我们建了60多所中小学,有一所学校有将近30亩是多余的地,政府就要把它盖成一个培训部,把这块地用了。但我就坚决反对。我说这些孩子特别需要亲近自然,需要把外面的渠道河流引入到森林,让小鸟归来,让小孩归来。有的时候还是要屈服于对方的意志不能太强调专业的专门。

  主持人:余工我知道您最初创业的时候是在广州做装饰公司,对于广州的设计界了解比较多,广州和香港也是比较接近的,两地有差异吗?有共同点吗?

  余静赣:我觉得广东设计跟香港设计相比是慢了一拍是客观带来的。我们当年是向香港的同行学的,我是从成建中(音)那里学到了很多。他们是很讲究这个的。我首先感觉到手上工夫不过硬艺术修养就低一点点,做好的设计是有一点点难度的。发展到现在两地的建筑师设计也是做得蛮好的。总的来说,客观地讲广东设计师和香港设计师相对来说我认为商业味还是重一点点。应该说香港、台湾、广东相对上海、北京设计来说,我们的商业味道还是要多一些。像在82年到92年全国的宾馆几乎都是香港设计师和广东设计师做的,几乎做成了一个样。都是包门套,在材料方面做得很多,在当时是风靡全国。只要是听说香港、广东的设计师肯定行。后来我接触到一些高手,因为你们在文化方面是很强的。

  记者:我有一个问题问余工,我困惑了很久,我跟余工非常地熟悉,因为余工在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就及时做了决定捐献自己生命中的三年在汶川。我们网站为这件事非常地感动,我们也做了一个专题叫“春暖灾区”,这包括了一系列配合余工所有行动的报道还有就是捐助灾区的儿童。在设计界有汶川助学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一周年的时候,2009年4月份我有幸到达了灾区也见到了余工,那时候余工正好在灾区一周年了,这更让我感动。因为在我见余工之前我想象余工应该是穿着各方面都非常都有企业家形象的人,见到他以后他是刚从老农的家里回来非常地辛苦,而且那时候的地面我到了以后根本没有办法走,每天要跑好几十里路非常地艰苦。在这个过程中我到的第一天余工晚上九点多钟才回来,见了我们才开始给我们说这些事情。而且余工工作非常有激情当时就给我们讲了灾区的一些故事。他在灾区把庐山特训营也领过去了,分布在每一个乡镇,而且他集中的地方就在绵竹。我到了集中的地方一个学校搭的棚子,他的学生从早上六点起床开始上早操培训,一直坚持到晚上12点有的学生还不下课还在做功课。几乎到晚上2点。如果在正常环境下我觉得这样学生一定是到了魔鬼训练营。他们睡板床,我这么多年都没有睡过,被褥每天都是湿漉漉的。我觉得在那个地方吃的就是喝水啃馒头,在这种情况下余工是怎样能让你的学生趋之若鹜地到你那里去,而且好几个学生是通过我到你那里去的。而且有一个学生是从河南到北京之后又去的。第二个问题,很多的学生很多参加过工作,又回到您那里这又是一种什么动力?现在很多的学生都是讲究工作待遇,你这儿又苦他们为什么会去呢?

  主持人:我了解到他们的记者跟着余工到达了汶川的现场,参与到了当地的救助。我觉得这位记者想表达的意思是在环境物质丰富的社会里余工为什么带着他的学生过艰苦的生活,而且没有退缩反而趋之若鹜地去灾区吃苦坚持三年之久,我们都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有请余工来解答。

  余静赣:要说讲道理不一定讲的出来,因为这是自愿的。如果让我再去灾区呆两年,我有点害怕,因为腰已经废了,我在灾区睡了两年潮湿的环境。如果再去灾区我肯定会去,但不会像当年那样地勇敢了。我也不敢让学生们去了,因为环境太艰苦了。那时候就是一种本能,我想在座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谁,如果你是学建筑的,你看到一所学校倒塌了,700个学生死了500个,都是小孩,你还会无动于衷吗?我经常在想,如果这个灾难突然在我家乡出现的时候,我不知道我会如何面对。出于这两个理由,我有使不完的劲,就是想在下次灾难来临的时候帮村民建牢固的建筑。今年的新西兰那么大的地震死亡率是0,那么我们建筑人这一辈子值了,如果下次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还要建立全国灾难日我觉得是很悲哀的。今年去玉树的时候也是如此,我感觉到80后、90后,70后、60后很难。我当时在灾区请人,正版的广告一个月2万块钱最后加到10万块钱还没有人去。还是80后、90后有这样一种激情。让我推动一个70后是很难的,互联网上有很多70后报名的,最后跟他太太一商量就不行了,我们什么都准备好了他却不来了。还是这些年轻人,说去就去。

责任编辑:wuwenjing_JZ
公众号二维码
网友评论

选风格填面积,马上免费预约

请选择你喜欢的装修风格
请选择风格
  • 请选择你喜欢的装修风格
  • 简约风格
  • 中式风格
  • 欧式风格
  • 田园风格
  • 日式风格
  • 混搭风格
  • 地中海风格
房屋面积不能为空
手机不能为空
请选择你所在的城市
城市不能为空
60获取验证码

立即免费申请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政策》

热门案例

太平洋家居网官方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