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师、华人设计师都有一个状况,就是像“坐在宝藏箱上的乞丐”。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大家会觉得自己的文化很贫瘠,什么都没有,要不断地去抄袭国外的东西,殊不知屁股下面就有一个宝藏箱。很多设计元素是需要往内去挖掘的,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但是设计题材上应该跟东方文化、本土文化有关。模仿别人的作品,即便你可能做得还不错,但是会让你越来越迷失,永远找不到自己在哪里。反倒是身为中国人,从自己的文化里面去下手,这部分的优势是老外所没有的。
近期,黄书恒的两个新项目备受好评:一个是贵州的私宅设计,一个是台北中央公园的会所设计,两者一如既往的没有特定的风格,看起来明明很西式,仔细观摩又能感受到蕴含其中的东方禅意。特别是在贵州私宅中,还置入了高科技元素:极具震撼力的吊顶其实是一个艺术装置,每天都会如月亮、地球和太阳般绕行一圈,寓意这个私宅中的家庭关系。这些很有“黄书恒元素”的设计,为他在设计行业里树立了自己的品牌特色,“连续三年获得英国安德马丁设计大奖”、“与台湾最大开发商远雄集团长期合作”等成绩印证了行业的认可。然而,回望初出茅庐的他并非一帆风顺。
1985年,黄书恒成功考入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学习建筑专业,并在启蒙老师季铁男的指导下奠定了扎实的建筑知识。满怀热情与好学的他决定再度深造,于1992年考入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建筑硕士。超乎他预想的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迥异让他倍感困惑与挑战。经历了思维体系不断重制与再造,终于在毕业时获得建筑系荣誉学位(年级第一名),令他颇有一番为华人争一口气的欣慰感。满心欢喜的他回到台湾,游走于建筑与室内设计之中,殊不知再次面临逆向文化冲击。“我自认为做得很棒的设计,回到台湾以后,发现大家都认为太超前了……[更多]
东西方融汇贯通的设计手法让黄书恒找到了全新的设计方向,并开始在设计界崭露头角。直至近年来,已颇具声望的他越来越感受到,华人设计师如果没有专属于自己的文化和特质,是难以让人产生认同感,很容易被淹没在国际舞台上的。在黄书恒眼中,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宝藏箱,而中国设计师就像是坐在宝藏箱上的“乞丐”,觉得自己很贫瘠,需要不断地到国外去寻求素材与灵感,殊不知自有的文化里便有许多可琢磨与钻研的宝贵财富。
尽管黄书恒乐此不疲地从东方古老传统的智慧里寻求灵感,却从不排斥融入西方的设计元素。他致力于推动“新东方文艺的复兴”,鼓励用兼容并蓄的精神去融合不同的价值观,强调“很多东西不是非得去区分东方还是西方的,设计配合我们的生活,会有不同的场景转换,最重要是自然合宜”。黄书恒鼓励自己的团队多去了解西方的设计逻辑、操作模式,至少熟悉新东方、巴洛克、新古典、ArtDeco和都会奢华五种基本风格,遇到不同项目时可以自由地提炼与转换。但是他十分反对抄袭,并断言:“照抄等于是自断后路!模仿他们的作品,即便是做得不错,但这会让你越做越迷失,永远找不到自己在哪里。”黄书恒认为,大陆的室内设计师是全世界最幸运的,因为他们依赖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旺盛的建设需求……[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