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在胡同里,做慢下来的设计,静待木十行成林。
本期人物:张威 “三十岁开始认真思考‘准适老房’”,或许听起来“太着急了”,实际上却全是用心绸缪未来,亦是以此缔结两代人的情感,而这正是行十设计新作给人的印象:并没有看到太多所谓造型化的设计,但在其中游历一番,却感知到每个细微之处,都经过了深入思考:处处有惊喜,处处是学问。 问到行十设计的主理人张威,他的举例颇为有趣:“中国人喜欢吃带馅儿的包子,蒸熟之后只看到热气腾腾的气,不知道有没有料。外国人喜欢吃沙拉,端上来之后就会呈现出一种完美打开的状态。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可以一起去品一品这样的中国味道。” 张威口中的“中国味道”,绝不是什么中式元素,中式风格,而是贯穿在中国人住宅里的,发生于空间中又远高于空间的,人与人的情感关系。 01° 我很欣喜 找到了链接两代人的 情感钥匙
● 行十设计工作室 两年前,张威在北京郊区做了一个案子。这是一套109平南北通透的户型,女儿为了迎接父母退休后的新生活,于是找到了行十设计的主理人张威。 委托人是女儿,常住者是父母。两代人的需求都要仔细了解才是。 女儿的发心是:重新装修的这套房子,是用来让父母自在地享受退休后的生活,以及为未来的养老生活留有可能性。 父母这边不断阐明的则是:我想要一个明亮舒适的家。说这句话的时候会时不时地看向女儿。 “父母一定在想,有这样一个明亮舒适的家,女儿是不是就会经常回来。” 张威敏锐地抓住了两代人的需求点。从沟通需求开始,他就感受到,这会是一个充满着情感链接的房子。
● 张威作品《山居》 如何平衡两代人的需求呢?他的处理方式是:和女儿聊适老,和长辈聊时尚。 “长辈目前还是壮年,他们的体能和精神状态非常好,这时候来讲适老的事情,其实是不友好的。所以我在设计这个房子的时候,只跟女儿聊适老的趋势,比如未来可以快速建立的适老基能,但现在它是一个时尚的空间,在这个时尚的空间里,父母可以和女儿有更多的相处。整个房子呈现出来,都是一种年轻人的住宅的感受。” 适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入户玄关处,从玄关直接通往主卧的“生命动线”是这个案例最巧妙贴心的考虑。所谓生命动线,是一条从玄关直接通过主卧的快速通道。 但它绝不是什么噱头,除了满足未来或许会发生的紧急场景之外,这条生命动线的沿途是紧接玄关的洗手台,充分符合后疫情时代的居住需求,紧接着是客卫,家政区,主卫,收纳区块,进而才是主卧。
● 张威作品《山居》 针对这条生命动线,他采用了不同的沟通方式面对两代人。 与女儿的沟通中,张威问委托人:我们会做一条生命动线,但是它会经过卫生间的干区,但目的是希望在未来某些时候有紧急用处,你要不要? 但到了长辈,他则用更放松的状态和方式去聊:叔叔你进门的时候是左脚还是右脚进?我们预计安排一个公用的开放洗手台,可以让您进门的时候就快速洗手,然后会把光引进来,您还可以快速进入到主卧房中,您要不要?
● 张威作品《山居》 年轻化的住宅感受体现在哪里呢? 如果不言说,走进这个家,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年轻人的家。无论是从进门后明亮开阔的客餐厨,开放式厨房,岛台,还是从白灰木的配色,客厅背景墙一侧的格栅隐藏灯带,包括软装,沙发,灯具的选择上,都呈现出一种放松轻盈的感觉。 在这个明亮时尚的空间里,一家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相处,交互。
● 张威作品《山居》 在与越来越多客户沟通和服务的过程中,张威发现,除了上述链接两代人情感的房子之外,还有一群对于“准适老房”有一定需求的30-40岁子女或者50岁以上的客户群体,他们对未来养老居住的问题非常关注。这个年龄段过渡需要一个可以生长变化、持续发展的家,亦是前面所提到的两代人的需求,既要年轻时尚化,同时也要为未来的养老生活做准备,让“适老”不那么突兀,潜移默化地存在于房屋设计的方方面面。
● 张威作品《方亭》 他谨慎处理“养老房”的微妙情绪,源于深深地共情和理解屋主:“如果我70岁了,大家都说我是个老年人,我除了能感受到无数个岁月像影像一样的流过之外,我就被定义成了需要被关怀的有社会属性的一类人,这意味着我是一个弱势者。但我不觉得我是弱势者,我满腹经验,我每天阅读,我有一技之长可以画图会做方案,我甚至还可以穿着西装走出大街,有个拐棍或者轮椅也没有关系。如果你说我是个老人需要被特殊照顾,我觉得会不舒服。我觉得这样的心理状态,需要有一双眼睛,哪怕是余光也要关注得到。”
● 张威作品《方亭》 02° 做「客制化」的设计 慢一点也无妨
● 行十设计工作室 行十的设计,更多是像这样深度关注居住者功能需求+情绪需求的“客制化”设计。 “我们的任何一个设计,都是源于对这个家庭生活的所需去做研究的。屋主是房子的使用者,他们提出关于房子的特定需求,我们则是用技术的方式去转译。” 在这个案例里,设计师更像是一个中转站和枢纽点,了解吸纳融合两代人的需求,并用设计的方式转译它。 客厅经由家政区通往卧室的隐形门,是这个作品里“客制化”的体现之一。为了不让客厅的隐藏灯带因为开关门的缘故断掉,行十设计定制了这样的一扇门,让墙面保持整体性。 “这是第一个研发单品,而且是我们自己设计定样,因为北方的干湿问题有一个形变率,这扇门发生了一些小瑕疵。但我觉得可喜的是,我们的安装和木作的人员说,可以再等一等,看看它会完全变形还是会怎样,后续我们就知道怎么更好去处理这个问题。客户也接受这件事情。”
● 张威作品《山居》 这些敢于“尝鲜”的客户,他们愿意接受非标准化的房子改造过程中的瑕疵,但同时也能够追求到空间的优质体验。 “从行业的面来讲,客制化是对立于标准化的。不是说标准化不好,标准化有它的稳定交付。客制化会有一些不确定性,我们会尽力处理好,然后它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在做设计的过程中,行十设计不以采购为导向,而是自己去做研发,针对不同房子和人,暴利的采购很难解决问题。 “根据居住者的使用体验,功能适配以及情绪要求,甚至他们的传统观念,去进行整个空间的组织。”
● 在行十设计工作室 在做长辈房的时候,他不会特别地去说服长辈接受一些新的东西,而是和他们的需求之间做个平衡。 “很多需求是随着年龄增长一直存在的,我如果通过设计的角度去打破他们的观念,我认为是不友好的,我会给他们不同的解决方案,让他们自己做决定。” 这种在设计上的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并非一朝一夕。他室内设计科班出身,毕业后进入事务所跟着老师学习,从而开启了对设计行业的新认知。 “我觉得我可以沉下心去做作品,可以花很多时间打磨一个作品,即使付出比较多的人力和精力,但都是为了整体的交付。刚入行的时候,装修市场上是一个比较混沌的闭着眼睛的状态。但是在跟着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条可以去努力的路,一条为了专业和价值去努力的路。”
● 工作时的张威 私宅设计需要“客制化”,它是家,它是空间之外的东西,更需要肯定的是时间的作用。 “人与时间的关系,是高于我们能创造的这样一个空间。”
● 张威作品《方亭》 03° 扎根在胡同里 静待木十行成林
● 张威作品《方亭》 行十设计的工作室,位于北京鼓楼附近的胡同里,在这样的人居环境里,做的事情更踏实,也更接地气。 张威小时候有几年在农村生活,北京的办公室也选址在胡同里,“更多的是一种野孩子的状态”。
● 在行十设计工作室 “如果是让我天天去办公楼里打卡上班,这件事情我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我们要创造一个在地的空间,人和这个空间共处。几十年的人生,如果可以选择优质空间的话,为什么不?” 时间给够,这里的生活是一个自然发生的状态。 “它更接地气,意味着它更好地去扎根。这里的光线自然气候很好,生长的力量会更足一点。我们办公时,不开音乐的情况下,听到外面叮叮当当的声音,邻里聊天的声音,胡同口唠家常的声音。烟火气能给设计赋能,让我们沉浸下来。” 工作室的小伙伴,也乐于在这样的空间里工作。即使每个人的阶段,状态不尽相同。他给团队和项目,都留了足够的生长时间,做好能做的,其他的,交给时间。
● 在行十设计工作室 张威目前的人生,处在刚刚进入家庭生活的阶段,这种个人角色的变化,也会反哺到设计上。 这个阶段看待家,和家的空间,会有一些不同之处:“我会更加通过设计的解决策略方案,给到家人一些关注。它不是标准化的翻新服务。”
张威 ● 行十设计|创始人/创意总监 长期对空间设计进行研究性实践,尝试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与生活方式,在现代空间中进行内向转译。2019 年创办设计品牌 TEN DESIGN 行十设计,并带领团队获得全球多项设计奖项。 主要获奖经历 2023 台湾TINTA金邸奖 单层空间 优胜奖 2023 DNA巴黎设计奖 荣誉奖 2023 IAI 全球设计奖室内奖 IAI银奖 2022-2023 中国设计星全国12强 2023 金外滩奖 最佳居住空间 2022-2023 ELLEDOCO家居廊 中国室内设计大奖 2022 APIDA 亚太区室内设计大奖 特别推荐 2022 APIDA 亚太区室内设计大奖 优胜奖 2022 GPDP AWARD双面神国际设计大奖 国际创新设计奖 2022 美国MUSE缪斯奖 住宅设计 银奖 2022 安德马丁发现中国好设计 年度推荐设计师 2022 FUTURE私宅坐标人物 2022-2023 40UNDER 40 中国(北京)设计杰出青年 2022 台湾TINTA金邸奖 单层空间 优胜奖 2022 台湾TID Award台湾室内设计大奖入围 2022 老宅新生设计奖 优秀公共空间 2022 营造家奖最佳品质住宅设计 金奖 2022 营造家奖最佳材料/工艺运用 最佳奖 2022 营造家奖最佳最品质住宅设计 最佳奖 2022 金腾奖 年度私宅空间 2022 金案奖 全国优胜奖 2021 台湾TINTA金邸奖 工作空间 优胜奖
TEN DESIGN 行十设计立志创作兼备实用性、手工感、人性关怀、经得起考验的品质空间。实践着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与生活方式,在现代空间中进行内向转译的设计方向。作品涉及室内、景观、产品、艺术陈设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