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的壁纸来自deGournay帝家丽,墙上的壁灯带有中国苏绣灯罩。在民国古董柚木壁炉的左侧摆放着 Hill house 高背椅,Cassina出品。壁炉上方摆放着Lladro瓷器雕塑。古董毯和料器花来自刘筱自己的东方美学品牌栖满枝。 在上海居住、生活近十年的专栏作家刘筱Bamboo,持续书写着属于21世纪的“海派风情”。她在不久前搬进的历时三年、由她亲自参与设计的新家也彰显着类似的特质。这间藏在上海南京西路老洋房建筑中的寓所为“东西合璧”“古今交织”提供了具象且可感的视觉注解。
刘筱Bamboo站在家中的长廊。 对家的设计构思并非是对沪式文化的简单致意,更像是刘筱在当下的人生阶段完成一场审美总结。“我觉得比起单独的个体,空间会更有想象力。”刘筱说道。以往她习惯将这座城市文学与美学并肩而行的传统融合为自我特质的一部分,而今她开始向外释放更多创造性的能量,试图将业已成型的风格气质投射到更广大的场景中去。而这,必需从她的家,一个与她关联最为紧密的地方开始。 藏与露 推开刘筱家的大门,面前便是一方八角形的玄关空间,沉稳的红木色调搭配精致的西式雕花,在暖黄灯光的照耀下,令人感觉像是走进了20世纪20年代的复古酒馆舞厅。然而,这里可大有玄机。两扇玻璃门后分别是主卧和衣帽间,推开邻侧巨大的红木雕花挡板,可以看见整齐排放的鞋靴与箱包。像这样的储物空间遍布刘筱的家:浴室内部有个仓库;客厅右侧有个工作间;穿衣镜背后有个收纳柜……但凡可能,每一个角落好像都能放些什么。
从巴黎购入的古董小柜和台灯正对着进门处的玄关空间,墙上是亨利·卢梭的绘画手稿。
客厅的定制沙发后方摆放着一整面六扇博古花瓶漆器百宝嵌屏风,这是刘筱收藏的第一件中国艺术风格的古董物件。沙发前方是1970年代的Bonsai黄铜茶几。画面右后方的门后是一间小型的园艺工作间。 “我对房子最重要的诉求之一,就是有足够多的储物空间。”刘筱和我们分享道。先前的几次搬家,都是因为东西装不下而被迫做出的选择。这间老洋房原有的格局为她提供了储物的灵感。改造之前的每个房间里都有一座斜角的储物暗室,顺着这个思路,她将房屋的角落都利用起来存放东西,且将其与整体设计融为一体,隐蔽之余还不乏趣味和创意。“房子一旦乱起来,任何设计都没有太大的意义。”在这次搬家的过程中,她有意识地进行“断舍离”,且将多余的物品都“藏”了起来,“露”在表面的,是富有装饰性的古董、艺术品和从各地带回来的物件。
台灯是刘筱在巴黎的古董市场所购得,人物瓷器是潮州枫溪镇古物。 自2019年起,刘筱开始了自己的收藏之旅,从世界各地的古董市场、上一辈的老人家中、在“不舍得非遗工艺失传、自己盘下倒闭工厂库存的老师傅”的手里,她不仅收获了让她一见倾心的藏品,更收集到触动内心的故事。她愿意将这些都展现出来,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更为了使自己能时刻回忆起那些令人动容的情感瞬间。
餐厅空间摆放有民国古董柚木餐桌,悬挂着意大利中古穆拉诺吊灯,墙上挂着中古日本屏风,玉石花来自刘筱自己的东方美学品牌栖满枝。
餐厅空间摆放有民国古董柚木餐桌,悬挂着意大利中古穆拉诺吊灯,墙上挂着中古日本屏风,玉石花来自刘筱自己的东方美学品牌栖满枝。 色与光 在打造新居风格时,刘筱选择的切入口是色彩,最后选用的是炽红与青绿,对比强烈,呈现着她独特的个人风格。 大面积的红色占据了刘筱卧室的色彩版图。而在临近的书房中,青绿则变成了房间的主色调,明亮的日光洒进一扇洞开的轩窗里,照亮了屋内生气勃勃的青绿色墙面,也点亮了夏加尔花束中肥厚的墨绿色叶片,为日常的写作与办公平添了愉悦、明快的能量。同时,为了平衡卧室与衣帽间木质装潢的庄重之感,她特意设计了两扇蒂凡尼彩色玻璃小圆窗,任由外界的光线在内部折射出斑斓的色彩,浪漫丛生。色与光的同时运用,不免让人联想起印象派的作画技法,特定的氛围与情调同样在刘筱的家中蔓延开来。巧妙安置的镜面与屏风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餐厅连接着厨房,烤箱来自ASKO。左侧客厅空间的Hill house 高背椅,Cassina出品。上摆放有一只Louis Vuitton Artycapucines系列手袋。
厨房有来自Smeg的水龙头和来自科勒的红色台盆。 镜与屏 房间之外的公共区域有不下三幅镜面,它们造型各异,被摆放或镶嵌于家具之上。刘筱说:“欧洲的室内居家空间多会摆放镜面,这样也会让整个房间看起来明亮、通透。”她对室内光线十分重视,甚至到了有些严苛的程度。这间洋房优越的层高和采光令她一见倾心。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随着光线的变动,屋内会在镜面的折射中带给人不同的感觉。
这道长廊连接着玄关、书房、卧室和客厅。
书房的墙上是艺术家刘志成的作品。 对于屏风的使用则更多体现在对于空间格局的修正与调整上。矗立在沙发后的一整面六扇博古花瓶漆器百宝嵌屏风是家中最为吸睛的“镇宅之宝”,在彰显气度的同时,还转移了视觉重心,令人忽略客厅墙面向外倾斜的趋势,令会客空间显得方正、和谐。挂在餐厅墙上的一幅淡色屏风,目的是为了填补墙面的空白。“一开始我想挂的是常玉的画,但是这面墙还是显得太大太空。后来我就想到用屏风,既可以填满整个空间,又可以有部分留白。”屏风的内敛特性所带来的留白、方正,与镜面的外显特点营造的明亮、通透,共同呈现出饶有趣味的中西交融图景。而闪烁、跃动于其中的,是生机勃勃的花与叶。
卧室床头悬挂着清朝粤绣,旁边是意大利穆拉诺水晶壁灯。
卧室摆放着民国时期的柚木古董梳妆台,真丝毯来自刘筱自己的东方美学品牌栖满枝。 花与叶 刘筱热爱园艺。在不断迁居中,她也一直坚持着在室内养植物的习惯。搬到新家之后,她在阳光能晒到的地方摆上一个三层花架,还专门为养绿植开辟了一个工作间。“花朵与植物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存在在我的公寓中。”雕花、印花、人造的花、真实的花、抽象的花、具体的花,她成日浸泡在这座“治愈花园”中,从花卉的生命力中汲取鲜活、明媚的生命能量。而叶,则以更具包容力的姿态,不声不响地点缀在家中的诸多角落。正值冬季,集中种植的盆栽却依旧绿意不减,沙发旁养的一株绿竹,竹叶垂落的疏影拓印在墨绿色的沙发一角,氤氲出难以言说的东方诗意。
餐厅与客厅连接处的置物柜中摆满了香水香氛类物件。
料器花来自刘筱自己的东方美学品牌栖满枝。 虚与实 如果说花象征的是一种更加张扬、夺目的能量,那叶的气质就更近似于沉静和生长。这两种状态,某种程度上概括了刘筱职业性格的两面:在镜头前,她要始终保持花般绚烂的姿态;在写作时,要沉下心,像风中摇曳的叶片般敏锐感知灵感的到来。 以生活作为素材产出内容的她,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随着心境变化而有所不同。在搬进新居之前,刘筱一直住在安福路。然而,这条充斥着浓郁商业气息的网红街道并没有给她带来很好的居住体验,“大家都在营造一种生活方式,想要体验一种不存在的生活”。而搬到新居之后,刘筱感受到一种莫大的安心:“我能看到上班族,看到老爷叔,看到接小孩放学的人,看到小吃街,感觉离生活很近。”她开始寻求更加实际的东西,从幻梦中离开,扎根到生活本身中去。
主卧浴室,龙头来自科勒。 去年年末,她策划了人生中第一个展览“在中国屏风上”,将自己多年来收集的中国传统古董藏品与古典家具进行展出,试图回应及呈现对中国传统家居美学的理解。而在刚刚开始的2024年,她打算成立一个东方美学平台,让更多的人感受东方美学的魅力。而这座住宅,将一直坚实地承载她的热爱和探索。可以预见的是,她全新的生活将持续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