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建筑师的人生最后居所,不止于旷野

回响之外
时间:2024-05-27 09:00:00 来源:专栏

“在被世界遗忘的地方,度过最后的漫漫岁月。”这几乎是每一位深陷于城市起起伏伏中的新兴阶级所描摹出的理想未来。逃离钢筋水泥,在丛林中披星戴月,伴着日复一日的鸟鸣和海浪,生命或许在此刻才完成了向内的无限延展和人性的解放。

今年年逾84岁的美国建筑师Peter Cohen,早在40年前年就为自己设计了“人生最后居所”。离开任教多年的康乃尔大学,Peter和妻子Sally带着金毛猎犬Daisy,顺着缅因州沿海公路一路而上,最终在埃尔斯沃斯附近的沿海森林中,建下这套至今仍然堪称经典的理想住宅。

△ Peter Cohen和妻子Sally坐在餐厅里,餐厅和相连的起居室构成房子的中心。Mark Mahaney

位于美国东北角新英格兰地区的缅因州,最早是印第安人的居所。苍郁的森林和高耸的山林,以及远离美国大陆核心区的北部边缘地理位置,孕育了这片土地“与世隔绝”的诗意基因。

对大部分美国人而言,提起缅因州最先想到或许是“波士顿龙虾”,原产于缅因州的龙虾,在经由波士顿的大型港口中转后才得以发往全世界。低调的存在感,让缅因州终年保持着低人口、低城市化的状态。尽管,当地有着极其发达的生命科学技术,但壮阔的国家森林和绵长的海岸线,依然让这里成为美国自然底色最为浓重的地方之一。

△位于美国东北部的缅因州,被大面积森林环绕

Peter和Sally的居所便隐匿在这片人烟烟寥寥的“旷野”中。作为建筑师, Peter Cohen对居住地的地理人文有着颇为严谨的考量。在选址之初,丰饶而富有变化的自然景观以及安全可靠的地质环境,成为 Peter Cohen的首要衡量标准。最终,他选定了沿海森林中靠近联合河上方的交叉区域。

这片场地如荷尔德林所写,“在山里有一处将我友好地囚禁”,葱郁和蔚蓝成为生活唯一的底色。但这里却并没有想象中孤单,三五邻居,一些得以确保基础医疗的公共设施,足以保障两位老人生活的健康和安全。理想的生活,并非盲目地背弃城市、远离喧嚣,而是一种直接与自然相连的疗养生活。

△从通往联合河的斜坡上远远望去的“美铁之家”。

△Maison Amtrak 位于住宅区街道下方,一系列深台阶通向主入口。

在联合河旁树木繁茂的斜坡上, Peter Cohen以自己的模块设计系统为基础,并沿着起伏的山坡铺设出一条堪称主干的建筑中央脊柱。四个模块化的“盒子”灵活分列在中央脊柱两旁,形成一个由主干和模块空间共同构建起的新型住宅模式。

该系统最早被Peter Cohen应用在1961年的一栋安置在自然景观中的房屋结构上。在Peter Cohen看来,灵活的模块组合设计更适用于“不规则的、倾斜的、有景观和树地的场地,而不是典型的四分之一英亩或面积有限的矩形场地。”

主干空间成为囊括主入口、厨房、会客区、走廊等生活功能的中央走廊。更为私密性的办公区、卧室、客厅等空间则安置于主干两侧的独立“盒子”中。看着新家的照片,Peter Cohen曾笑着对前来到访的记者打趣道:“看上去很像报纸上那些脱轨零散掉的火车。”而这也成为住宅名字“美铁之家”(Maison Amtrak)的来源。

△蜿蜒的入口小径,呈现出自然而闲适的气息 Mark Mahaney

从联合河畔向上望去,灵活蜿蜒在山坡起伏上的“美铁之家”几乎隐秘于一片葱郁的绿色中。偶尔显露出的白色结构隔热板(SIP),与天际相融,时刻展现着住宅自然而闲适的人文景致。对有着多年自然景观住宅设计经验的建筑师Peter Cohen来说,他所独创的主干和模块系统,既能更灵活地适应各种崎岖地形,同时也有利于偏远地区的施工建设控制成本。而近40年依然保存完好的住宅寿命,也足以证明该模块系统经久耐用的可持续性。

△入口处借鉴了日本建筑风格,这是Peter Cohen职业生涯的试金石。Mark Mahaney

△Sally在给庭院露台上的一排红色天竺葵浇水。住宅边缘有一个陡峭的斜坡, Peter Cohen选择种植一排红色天竺葵代替安全网。Mark Mahaney

在亲手设计“美铁之家”前,Peter Cohen曾有过这样的居住想象:“在阳光明媚的冬日午后,雪会像雪崩一样从倾斜的屋顶上滑落,而雪水的落地声则愉快、轻柔。”既然住进了自然中,Peter Cohen不希望让房子成为人与自然的物理隔阂,他更期望住宅可以成为人所外延出的一种感官,以窗为眼,去看四季花开叶落;以墙为手,去触碰盛夏的温热和雪落的冰凉。

因而,在设计时Peter Cohen对房屋建材的使用十分考究,譬如墙壁主体和屋顶的结构,他均采用结构隔热板(SIP)环保材料,以时刻保持住宅室内的温暖。在降低建筑供暖成本的同时,SIP还具有应对缅因州平均降雪量的稳定性和强度,足以支撑住宅度过一个又一个北方绵长而厚重的冬季。

△房子的中央脊柱向左延伸,包括厨房,最终通向车库。Mark Mahaney

△既是餐厅,又是老夫妻的阅读区。玻璃滑块让自然光透入室内,厨房墙壁上方的天窗也让自然光透入室内。Mark Mahaney

每当隆冬之时,Peter Cohen和妻子蜷缩在房间里,端一杯热红茶、披着毛毯子,透过超大的落地窗,一边看着窗外纷飞的雪花,一边翻阅着诗意飞起的书本,生活最值得珍惜的美好都得以具象化。

事实上,粗暴地回归自然绝非“诗意的栖居”的奥义所在。“诗意”更像是一种衡量“栖居”的内在尺度,好的居住方式和生活状态,能在内心与自然之间搭建起一道“灵性”的桥梁,重新唤醒我们感知生命的能力。而精神的闲适感、自由性便来自于这一次次感知中。

纵观Peter Cohen的理想居所,处处皆是这位经验丰富的建筑大师的坦率与自然。没有刻意的炫技,没有物质的叠加,一切均以夫妻两个人的生活本心为出发,通过“美铁之家”建构起夫妻俩与自然的和谐亲密。这栋住宅让他们得以在山林间圆梦生活,也启发着他们观察自然、内省生活的角度。

△勒·柯布西耶设计的 LC2 椅子是观赏下方河流的理想场所。

△由Eero Saarinen设计的Womb Chair,堪称现代主义经典作品。椅身包裹着柔软的羊绒布,坐在上面有一种被椅子轻轻地拥抱的感觉。

△Cassina LC2 由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

多年来,每位慕名前来到访的设计师、艺术家和媒体朋友们,都会惊叹于客厅的巨大落地窗。人们站在室内,能轻而易举地透过玻璃看到外面的森林,甚至是不远处潺潺的流水。即便冬天来访,窗户也很神奇地没有起雾,这种低调却尽显功力的设计力,便是“美铁之家”在历经岁月锤炼后,依然堪称经典的独到之处。

不仅在住宅空间结构上,室内装饰上,他和妻子依然秉持着自然、不刻意的美学经验,精选了那些对他而言意义非凡的经典中古家具,遍布家里。

客厅里放置着令Peter Cohen倍感骄傲和喜悦的Womb椅子,这把由Eero Saarinen设计的深覆盆子椅子,与黑色的勒·柯布西耶经典LC2椅子,配合着浅木质调,恰到好处地营造出室内的人文色彩。笔力丰厚,却又不喧嚣刺眼,这位几乎与现代设计史共同成长起来的建筑师,希望以此致敬自己的漫长建筑生涯。

△Peter Cohen的卧室就在Sally卧室的对面。床左边的一扇门通向他宽敞的浴室,他和他的金毛猎犬Dasiy在树林里漫长而泥泞的徒步旅行后,在那里清理干净。

在Peter Cohen自己看来,他几乎将自己几十年来的建筑设计经验全部倾注到这栋“人生最后居所”中。居住在他的“旷野”中,既有他和妻子对诗意桃源的渴望,也有一位建筑师所凝练出的自豪。当自然与人文交汇,住宅的生命性才得以完成。但如果说,“美铁之家”中最动人的地方,便是在日复一日居住中,夫妻俩留下的生活痕迹,以及那些承载着他们大半人生经历的小小物什。

△客厅与餐厅由一个配有复古扬声器的大书架隔开,窗边是Peter Cohen最喜欢坐的地方。

书,是陪伴了他和妻子一生的重要物件。两个人喜欢书,喜欢随手拿起一本,就坐在某处看起来。于是,家里不仅在各个空间摆放了多把椅子,还在一些细节处设置了方便闲坐的地方。最舒适的小角落,便是客厅靠窗的位置,Peter Cohen很喜欢坐在这里,翻开书籍时偶尔抬起头,便能透过玻璃窗看到不远处的河流。有时,微风也会透过玻璃窗吹拂到脸上,痒痒地,又很清爽,这些细微的感觉都令他感到愉悦。

在楼下的书房里,更摆满了Peter Cohen从小到大的全部热爱,以及那些过往的职业历程。曾做过飞行员的他,在这里存放着他数十年来往返纽约和新英格兰的飞行经历。简易置物架上的小型飞机模型,是他除了书和设计外的另一爱好。

△Peter Cohen还曾经是一名飞行员,他的办公室里摆满了他飞行生涯的纪念品。

△ 窗户距地板仅几英尺,自然光和河景渗透到整个空间。Mark Mahaney

窗户旁陈放着一张简单却舒适的工作台,至今Peter Cohen依然坚持创作工作,每日伏案,绘制出他对于未来生活的无尽畅想。每每回到这处书房,Peter Cohen总会深感自己又回到了几十年前的年少时光。除了徒增的岁月和经历,如今的他似乎并没有多少改变。与喧嚣告别后,沉浸在内在与自然里的Peter Cohen,依然会做梦,依然在创作。

什么样的生活是人生最后的理想?什么样的栖居才称得上诗意?在难以一概而论的终极问题上,这位八旬建筑师用一个个真实的细节,亲自构建出他的生活理想,在平静中继续着他的热爱。

网友评论
发现好物 查看更多好物
推荐案例 查看更多案例
回响之外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小程序
随时随地都可以看~
写评论 写评论
写评论
分享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