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house独家专稿,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陈万里作品:三英手绘艺术馆设计 PChouse独家专稿,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生活篇:生活需要更多包容 PChouse:陈老师喜欢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热衷佛学。个人认为这是对生活理解的另一种高度,那么陈老师又是怎么看待这些的呢? 陈万里:我在美国三年,当然也吸收了发达国家的一些东西。出国前在杂志上看到美国的作品,觉得特别好,特别想去亲身感受一下,到了美国之后,觉得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杂志上作品的都是分布在全国各地,全部综合起来的,除了我去参观建筑之外,踏踏实实地在美国图书馆研究中国的建筑。那时候在国外看得到很多中国传统艺术方面的书。总结一下,东方的思想应该是更包容一点,西方讲究个人,实用、理性。中国看一个人是看家族,看本质,我觉得这是更包容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文化的传承,每个人的生命跟祖先是有联系的,我认为他是更长久,更高远的层面,更高的层面它更能包容,学习的东西当然是要高层的。国学理论不排斥其他的文学,它本身就是一个包容的思想。这种包容是一种感恩,最精华的是顺应自然,做任何事情不要是短期行为,环保绿色、生动多样性是一个大的系统,每个东西都有作用,如果只是站在局部,不考虑其他,这就不是顺应自然了。我们现在也面临很多这种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时段,现在很多科技的发展,但还是要回到传统的国学,才会有更高的层面。 PChouse:陈老师1994年出版了《易经的建筑启示》,2001出版《美丽家园》,未来是否有计划出版其它的书籍呢? 陈万里:我想出一本《软构城市》,从我刚才讲的世界的建筑流派,因为其缺少心理层面的东西,所以出现了反叛的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当时有语言学了,结构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一个社会是一个整体,面临世界的一个方向,我们要回到精神心理智慧的层面,所以要回到国学的层面来理解更多的问题,回到顺应自然,去发展我们的社区城市,发展设计行业和学术思潮。跟其他的学者一起提出软构主义,世界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到软构主义,精髓就是顺应自然,注重人的心理的感受,会吸收技术的优势,跟空间设计一样。不排斥新的设计材料,又把它打造成心理的感受。家庭是一个细胞,中国人讲究家庭,西方人讲究个人,家庭这个细胞可以反映到整个城市,整个国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他人,进一步建设理想的社会,希望世界和谐地发展,天下一家。出版已经列入日程了,文字已经有了,就是缺少一些比较好的案例。 |
选风格填面积,马上免费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