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中国元素设计中国 陈绍华新命题

2010-11-04 11:15:40  来源:pchouse  作者:佚名  

  陈绍华自认为灵感来自于30多年的积累,而没有灵感的时候,他会登陆网络漫无边际地看东西,看他认为最有价值的科技新闻,了解世界最前沿的东西。最近,陈绍华为上海国际电影节设计了一幅海报,说起这事他又兴奋了起来,“我觉得非常抢眼,非常有新意。我用了一个电脑简单的逻辑程序,将胶片缠满了整个地球。黑白的,前面是一朵牡丹花。”

  看看陈绍华设计的这些玩意,无论是第三套生肖猴票,还是为茶味香烟设计的青花瓷表面的烟盒,都有一种欲言又止的中国内涵。起码,他的成功告诉我们,中国不是个只有大熊猫、长城和北京烤鸭的国家,起码还有些像张三丰的中国结、像鼻烟壶的香烟盒、长在胶片上的牡丹花等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

讲解过程

  记者:在平时的设计中,你如何看待对中国元素的运用?

  陈绍华:经常人们会用到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国际的。这句话用在某些方面、某个阶段有一点道理,但从另一角度看来也是一种消极的说法,80年代中后期有人提出这句口号,我是从内心反感,从设计的角度反感。这给许多墨守成规的人一个借口。这句话不能带来真理,只能带来自我安慰而已。我想强调的是,越是个人的,越是世界的。中国人背着沉重的传统文化包袱,一些人对新的东西作了否定,这不利于设计的发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4

陈绍华

  记者:你说过你强调的是大设计,是社会化的创造力的提升。这个观点对你的设计有什么影响?

  陈绍华:这更多的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人的现代化的问题。要体现在人的创造性,有一个如何开发创造力的问题,这点设计师体现得更多一些,但各行各业都存在这个问题。创造力的提升必须有一个好的审美素养的人群作为基础,好的创造要有人欣赏,这是相辅相成的。欧洲有这样的观念,一个人没有品位,没有审美涵养,成不了贵族,成不了现代人。对比中国的审美教育相对比较薄弱,一直都没有被重视。中国人的温饱不成问题了,对审美的培养仍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jianchuyun
公众号二维码
转载申明:太平洋家居网独家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友评论

选风格填面积,马上免费预约

请选择你喜欢的装修风格
请选择风格
  • 请选择你喜欢的装修风格
  • 简约风格
  • 中式风格
  • 欧式风格
  • 田园风格
  • 日式风格
  • 混搭风格
  • 地中海风格
房屋面积不能为空
手机不能为空
请选择你所在的城市
城市不能为空
60获取验证码

立即免费申请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政策》

热门案例

太平洋家居网官方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