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晚,由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主办、北京歌华设计公司和歌华创意设计服务中心(简称:DSC)承办的创新设计服务大会在歌华大厦13层DSC拉开帷幕。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九大主体板块之一的创新设计服务大会的开幕活动,本次设计服务之夜以“设计服务产业”为主题,希望通过此活动为设计界、文创界、投资界人士搭建交流和洽商平台,并借此聚合各类设计服务商,促进设计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建立相关的设计服务供应链。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余俊生,中关村科技园东城园管委会书记李照宏、副主任韩树凡,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总经理李丹阳等领导与连志明、王刚、车飞、杨琳、庄子玉等著名设计师,以及众多设计机构代表、企业家、投资人和媒体代表出席了开幕活动。 设计服务之夜为业界人士搭建交流洽商平台 首先,DSC策划总监刘晓林向在场嘉宾就DSC的理念和服务内容做了简要介绍。DSC是依托歌华大厦创意设计中心而创立的创意设计服务和孵化实验平台,旨在促进设计产业与各行业之间的融合,为国内外设计师、设计机构提供原创研发、设计合作、设计展示、设计管理的创意设计服务。DSC目前的设计服务分为四大板块,包括以创新实验室为主题的创新设计与产业结合服务、以Maker Faire Beijing为核心的创客与设计服务、以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服务板块为核心的国际设计交流服务、以青龙胡同城市更新设计等为核心的在地设计服务,形成了独特的设计服务系统。 之后,奥运品牌学者、品牌资产管理专家、品牌评价国家标准评审专家杨曦沦,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岳占峰,伦敦设计中心(简称:DCL)创始人马晓威分别就品牌与设计服务、版权与设计服务、软城市如何激活城市更新等议题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心得。 接下来,“设计服务对接派对”由在场人士分组讨论并展示2016年设计服务关键词,“高空露台酒会”为来宾户外交流洽谈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全场活动以设计服务的产业交流与商务洽谈为主线,为国内外创意设计领域的优秀资源构建了高度融合的服务平台。 在地设计实践让传统街区“旧貌”换“新颜” 当日下午,青龙胡同街区更新和再生体验展暨开幕论坛在歌华大厦1层公共空间举行。“青龙胡同街区更新和再生”项目是由中关村东城园管委会主导, DSC与DCL共同实施的城市更新项目。该展览包括“软城市”的全新概念与系统、“城市空间类型学”研究与实践、“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与实践等8个部分。 在地设计是歌华创意设计服务中心DSC的品牌设计服务计划,该计划将从城市更新设计、乡镇更新设计、旅游文化产品设计三个方面开展系列在地设计实践。作为DSC在地设计计划的第一个城市街区实践案例,青龙胡同文化创新街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极具发展潜力。基于此,青龙胡同文化创新街区以“新邻里”概念为目标,旨在于生活城市层面、数字街区层面、创新和共享经济层面、文化创新产业化层面、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层面,营造“传统居民社区”与“新兴创意产业”的崭新邻里关系。本次展览将通过影像、模型、概念设计、景观表现等不同方式,探索如何建立具有中国城市特有的城市更新和再生的生态体系,且希望通过这一系列兼具实验性和实际性的实践为中国城市的下一步发展规划提供案例和发展可能性指向。 DCL创始人马晓威作为青龙胡同项目的总设计师,在开幕论坛上表示:“软城市”是生活城市、体验城市,是中国城市发展第二阶段的核心主题,在这一视角下,典型又独特的青龙胡同城市街区更新项目是一次寻找中国城市发展、更新和再生、未来运营、管理路径的尝试。 创新设计服务大会构建多维设计服务系统 设计服务之夜标志着创新设计服务大会正式起航,在未来的6天内,创新设计服务大会将举行“品牌服务专场”“创新实验室专场”等多项活动,比如:以“汉字设计:从IP到颜值”来阐释文化符号和文化品牌的管理;探讨创新实验室如何将“创新+设计+产业”相结合、如何建立设计版权服务供应链体系;以及如何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人机交互设计;还将与来自挪威的专家学者通过商议如何赋予建筑更多的可持续发展可能性,使其环保和节能并且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 这些与产业实践密切相关的议题,循序渐进帮助设计师和设计机构找到服务解决方案,为设计产业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参照。 |
选风格填面积,马上免费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