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松:用镜头守护传统建筑24年

2013-8-23 00:15:30  来源:pchouse  作者:佳佳  
1蔡海松:人物简介回顶部

      【太平洋家居网 设计频道】近日,蔡海松更新了微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接到暨大出版社重印的《潮汕民居》样书,倍感欣慰!感谢众多读者的厚爱!谢谢!”这是蔡海松出版的第二本书,里面详细记载了潮汕民居的文化渊源、建筑形态、传统习俗等,并配有他亲自拍摄的众多图片。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位专家学者或摄影大师的著作,而事实上,对于他的身份总是难以概括:不是摄影师,却有众多宝贵的摄影作品;不是建筑师,却熟知潮汕建筑的构造特征;不是专家学者,文化造诣之深厚无人质疑。与蔡海松交流,总能被他为保护传统建筑而奔走的执着感动。

蔡海松
蔡海松

      【蔡海松简介】

  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硕学会士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蔡海松
蔡海松

●非专业摄影师,作品却打动许多人

●非建筑设计师,却深谙构造与材料

●非专家或学者,专业造诣无人质疑

  蔡海松,著名民俗摄影家,1955年生于广东汕头,24年如一日地拍摄记录潮汕传统建筑,摄影作品被博物馆、院校等地方收藏。2002年作品《建筑上的潮州木雕》荣获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文献奖;出版有《潮汕乡土建筑》、《潮汕民居》等书籍;由汕头电视台拍摄的人物专题“蔡海松的石雕情缘”同时在中央电视台、广东卫视台和美国斯科拉电视网播出。

2蔡海松:人物专访回顶部

  【人物专访】

缘起·生于斯长于斯

  汕头市区至平路与永平路交汇处,一栋年久失修的圆弧形大楼褪去了它曾经的辉煌——公元感光材料厂,1950年孕育出新中国第一张原始氯素照相纸,被誉为“中国感光工业的摇篮”。蔡海松小时候就住在大楼旁边,便利的条件让他和兄长蔡焕松从小就了解并接触摄影。“开始学摄影是受兄长的影响,感觉很新奇,看到什么就拍什么,没有特别关注的题材”,然而他并没有像兄长一样走上专业摄影的道路,而是在1974年随着分配从事了建筑行业,摄影与建筑便在冥冥中连结成为他生命中的重要脉络。

公元感光材料厂旧貌
公元感光材料厂旧貌

  潮汕地区位处“省尾国角”,三面环山一面朝海,远离中原政治权利中心,民俗文化保留得较为完善。村落多聚族而居,依宗族、风水及美学观念、生产生活、防御功能来营建,处处透着汉堂遗风。建筑文化被誉为“石头的史书”,潮汕建筑以规模宏伟、注重装饰为荣,民居平面类型很多,并用形象生动的名字来命名,如“下山虎”、“四点金”、“四马拖车”等。各式飞檐、雕刻、窗棂特色鲜明,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虽然没有进入中国五大传统民居行列,却博得“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的美誉,生于斯长于斯的蔡海松深刻了解这片地区的历史文化渊源。

摄影作品:三落二从厝·彩塘佑杰公祠(潮安)
摄影作品:三落二从厝·彩塘佑杰公祠(潮安)

守护·为后人留存而拍

  然而,在南昌驻点工作了5年,1989年返回汕头的蔡海松猛然发现,正在经历旧城改造的汕头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一些极具特色的传统建筑不复存在,或受损严重!这让他感到十分心痛,“把传统建筑拍下来,留作资料、呼吁保护”的想法开始萌生。从此,在汕头、潮州、揭阳三地的乡村,总能见到蔡海松扛着相机奔走的身影,这一拍,便坚持了24年。

蔡海松在拍摄现场
蔡海松在拍摄现场

  与其他摄影师不同的是,蔡海松更为关注作品背后的故事。为了正确地理解潮汕建筑,他翻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深入田野调查,走访民间艺人和知情者;为了还原一座建筑的真实原貌,他来回奔波收集信息;为了更好地呈现建筑物,经常在同一位置守候一整天,反复拍摄寻找最佳的光线……艰辛的拍摄和资料汇聚整理,使他对潮汕建筑的专业知识不断完善,提及格局构造如数家珍:“‘四点金’的平面格局是以方形为基础的九格宫形式,形成‘囲’形中心对称格局,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这种建筑形式乃中原建筑古老形制之遗存。此外,其它形式都以此为基本形式进行变化,减少前进就是‘下山虎’,纵向扩展是‘三座落’,横向扩展是‘五间过’,左右加二条厝巷从厝是‘二落二从厝’, 规模较大的有‘驷马拖车’、‘百鸟朝凤’。”

蔡海松作品:从熙公祠门楼(清光绪年)
摄影作品:从熙公祠楼(清光绪年)

3蔡海松:人物专访回顶部

传承·写书授课薪火相传

  建筑是人居理想的体现,潮汕建筑的讲究让蔡海松深刻感受到潮汕传统民居始终都承载着中国人最理想的居住梦想:用院墙为自己隔出一方空间,把外人外事挡在外面,把家人家事保护在里面,头顶一方天,脚踩一片地,种自家的花草,过自己的日子。他把自己对潮汕建筑的深刻理解凝聚于《潮汕乡土建筑》中,虽非建筑设计师,聊起潮汕建筑的空间格局、建筑构造却不逊色于任何设计师或设计理论家。

蔡海松代表作
蔡海松代表作

在《潮汕乡土建筑》首发式致辞
在《潮汕乡土建筑》首发式致辞

  24年里,蔡海松举办了多次个展,传统祠堂、村寨、土楼、木雕等图片打动了不少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浓厚兴趣和赞赏,作品《建筑上的潮州木雕》更是荣获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文献奖。近年来,他常应邀到院校召开讲座,场场火爆,汕头大学学生车怡岑说:“听了蔡老师的讲座,获益良多,深感现在城市的发展,令到很多传统的东西在逐渐消亡。那么好的东西,为什么要丢掉?我觉得作为青年一代,有这样的义务和责任,为此作出一些努力。”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伟坤观看蔡海松摄影展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伟坤观看蔡海松摄影展

上:与建筑大师何镜堂交流 下:与雕塑大师唐大禧探讨
建筑大师何镜堂(上)、雕塑大师唐大禧(下)交流

  一个镜头可以见证传统建筑的盛衰荣辱,可以体现传统建筑的灵魂,可以在建筑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迹,可以让后人因为一个人的镜头而记住一些传统建筑。潮汕传统建筑在蔡海松的镜头底下得以永存,但他只愿能够利用镜头忠实地记录曾经的真实,能够引起更多人关注、爱惜并拯救宝贵的潮汕老建筑,“让我们共同去保持、维护仅存的那些传统乡居的风貌格局、历史信息及其所蕴涵的优秀文化,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

蔡海松作品:远眺揭阳桃山乡村
摄影作品:远眺揭阳桃山乡村

4蔡海松:专访实录回顶部

  【专访实录】

  Q:第一次拍摄是什么感受?后来拍摄对象为什么会专注于潮汕传统建筑和装饰?

  A:小时候我住在汕头市永和街,全国闻名的公元厂就座落在家的旁边,从小就知道照相。受兄长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就学会拍摄,第一次摄影的感觉是很新奇的。刚开始学的时候看到什么就拍什么,没有特别关注的题材,后来因为职业的关系开始拍建筑。1984至1989年,单位委派我前往南昌驻点工作,1989年回到汕后发现汕头旧城改造将许多近代建筑拆毁了,深感万分可惜,于是萌发了用相机将那些剩下的建筑拍下来,留做资料的想法。后来便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坚持至今。

摄影作品:倒挂石雕花篮
摄影作品:倒挂石雕花篮

  Q:在拍摄建筑的过程中,您觉得哪点最难以掌控?是如何克服的?

  A:拍摄建筑最关键是要读懂建筑,只有读懂了才能拍得好。另外,建筑是固定的,它与其它门类的摄影有所不同。故之,拍摄建筑要有耐心去观察,观察建筑的外观、造型、神韵与周围的环境,以及选择最佳时间,最佳角度。

  Q:您对潮汕传统建筑的拍摄和研究已有24年,是什么原因让您如此坚持?

  A:20多年,目睹了潮汕大批传统建筑遭受自然界的摧残、人为的破坏,许多构件被拆下卖到外地去,如金漆木雕、石雕饰品,剩下的已不多了。我自己无能为力,没法去改变,只能拿起相机拍下来,为后人留些资料。

摄影作品:嵌瓷·双龙戏珠、双凤朝牡丹(潮州天后宫)
摄影作品:嵌瓷·双龙戏珠、双凤朝牡丹(潮州天后宫)

  Q:目前潮汕的传统建筑大多是什么年代的?您经常到大学里为学生讲解潮汕建筑,他们对这些老建筑持什么态度?

  A:清代与近代的居多,以前没有受到保护,现在稍好一点。通过讲座,许多师生感到很惊讶,没有想到民间还有如此精美的建筑,也引起许多学生很大的兴趣。

  Q:您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有没有特别喜欢的书和欣赏的人?

  A:我人生三大爱好:摄影、品茶、逛书店。现在汕头的书店少了也就少去了,喜欢的书籍较多。至于人物,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是我最崇拜的建筑大师。

蔡海松在汕头大学的讲座
蔡海松在汕头大学的讲座

5蔡海松:摄影作品(下山虎)回顶部

  【代表作品】

  ▼下山虎:顾名思义,“下山虎”的形状如下山之虎或爬行之狮,以大为嘴,两个前房为两只前爪,称“伸手房”;后厅为肚,厅两旁的二间大房为后爪。总之,有如浑身是颈,张开大口、吸纳天地精气、时时蓄势待发的狮虎。为了最大限度地吸纳和贮藏“精气”,它的大门还被做成凹斗形式,使整个建筑成一个葫芦般的嘴阔、径窄(内门框)、肚大的富于变化的空间,以达到藏风聚气的目的。围在高墙里的小小院落,晕渲着—种稳定、安静的气氛,十分适合小户人家生活居住,是潮汕各地兴建数量最多的乡土民居。


下山虎平面图
下山虎平面图

下山虎(普宁)
下山虎(普宁)

下山虎
下山虎

下山虎
下山虎

6蔡海松:摄影作品(四点金)回顶部

  ▼四点金:所谓“四点金”,即是前后四个正房齐向着天井,称为“四厅会”,后面的大厅是祭祖的地方,两边的“大房”是长辈居住的卧室,门厅两侧的“下房”是晚辈与仆人的居室,天井左右有回廊的南北厅,有的还有两间小房,作厨房或柴草房,又称“格仔”。“格仔”与大房之间有通往外面的侧门,称“子孙门”,取多子多孙出入之间。“四点金”因其四面山墙角形如汉字“金”字而得名,这种房子在过去只有殷富显达的家庭才能建造,是潮汕人追求的理想住宅。

四点金平面图
四点金平面图
四点金透视图
四点金透视图
四点金
成片四点金(潮阳)
四点金
四点金
四点金
四点金·子孙门
四点金
四点金·天井与大厅隔扇门
四点金
四点金·从大厅看天井

7蔡海松:摄影作品(驷马拖车)回顶部

  ▼驷马拖车:“驷马拖车”的整个格局可以视为多座单体建筑的合并与扩充。宅院采用中轴线布局,主体建筑共三进:进正门是门厅,两侧各有一间下房,门厅下是天井,天井左右有厢房或花厅,天井过后是中厅;第二进是中厅,两侧各有一间大房;中厅一侧有门通第三进,第三进结构类似第二进,厅、房的面积稍小些。前厅和后厅都是三开间的,所以宽敞明亮。它的屋顶是穿斗式梁架的硬山顶结构,地平面前低后高,后厅高于前厅,前厅又高于门厅,这种三进的大厅堂是一种大型的民居宅院。

驷马拖车平面图
驷马拖车平面图
驷马拖车
驷马拖车(普宁)
驷马拖车
驷马拖车·祠堂外观(德安里中寨)
驷马拖车
驷马拖车·凹斗门楼(德安里中寨)
驷马拖车
驷马拖车·天井与拜亭(德安里中寨)
驷马拖车
驷马拖车·三厅亘隔扇门(德安里中寨)
驷马拖车
驷马拖车·中厅构架(德安里中寨)
驷马拖车
驷马拖车·陈慈簧故居

8蔡海松:摄影作品(百鸟朝凤)回顶部

  ▼百鸟朝凤:“百鸟朝凤”也称“百鸟朝凰”,一般用以称一座“三座落”的主体建筑,有100间厅房或100个门的建筑围绕着主体建筑厅堂围合而成的大型豪宅,较为少数。

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揭西)
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俯瞰(德安里老寨)
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祠堂外观(德安里老寨)
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祠堂石鼓(德安里老寨)
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祠堂拜亭(德安里老寨)
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祠堂南北厅隔扇门(德安里老寨)

9蔡海松:摄影作品(潮州木雕)回顶部

      ▼潮州木雕:潮安、揭阳、潮阳、普宁、饶平和澄海一带旧属潮州府,潮州木雕是一项民间雕刻艺术,据遗物考证唐宋时期即已存在,主要用以建筑装饰、神器装饰、家具装饰、案头装饰等,经精雕细琢后贴上纯金箔,显得金碧辉煌。其又称潮州金漆木雕,与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龙眼木雕并誉于世。潮州木雕题材内容丰富,雕刻技法有沉(凹)雕、浮(凸)雕、圆(立体)雕、通雕(多层)和锯通雕(单层)五种分类,通雕最为卓越,在木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门楼石雕·封神演义(己略黄公祠)
楼石雕之封神演义·己略黄公祠(潮州)
拜亭梁架·梅祖家祠(民国年间)
拜亭梁架·梅祖家祠(民国年间)
潮州木雕
大厅梁架·己略黄公祠(潮州·清光绪年间)
潮州木雕
前厅藻井·北门关帝庙(揭阳·清光绪年间)
潮州木雕
描金漆画之山水·程洋岗大夫第(汕头澄海·清乾隆年间)

  潮汕的传统建筑还有很多种类型,从建筑物的布局看,大厅正中安放祖先牌位,长辈、尊者居于正房,晚辈、卑者住偏房,体现了长幼尊卑秩序和名分之别,潮人传统的宗族、乡亲、家庭观念也由此得到强化。

  【潮汕名片】

  “潮汕”是地理和文化上的概念,而非行政上的概念,指的是广东东部的潮汕文化影响区域,即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其中,为适应时代发展,复兴粤东经济,省政府大力倡导潮汕四市发展一体化,但民风彪悍大气豪迈的汕尾人与处事谨慎、务实精细的潮汕人在文化认同感上不足,汕尾只是潮州文化的外围,也有自己的海陆文化,却又互相影响。但两者会不断磨合,不断发展。

摄影作品:俯瞰方型、密集的传统民居(潮阳海门)
摄影作品:俯瞰方型、密集的传统民居(潮阳海门)

转载申明:太平洋家居网独家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wujiajia
公众号二维码
转载申明:太平洋家居网独家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友评论

选风格填面积,马上免费预约

请选择你喜欢的装修风格
请选择风格
  • 请选择你喜欢的装修风格
  • 简约风格
  • 中式风格
  • 欧式风格
  • 田园风格
  • 日式风格
  • 混搭风格
  • 地中海风格
房屋面积不能为空
手机不能为空
请选择你所在的城市
城市不能为空
60获取验证码

立即免费申请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政策》

热门案例

太平洋家居网官方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