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三义木雕博物馆山城艺游 设计师:苏林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道——在博物馆神览艺术物语 以灰白背景,让艺术品自由地进行精彩演出 三义木雕博物馆为台湾地区唯一以木雕为专题的公立博物馆,于一九九二年四月核定列入国家建设六年计画的重要文化建设专案,拨款新台币五千六百万充实展示工程,为发展地方特色,并让木雕得以拥有完整演出的最佳舞台空间,将木雕艺术发展的历史详尽地在展览空间中一一为参观者娓娓道来;博物馆具典藏、研究、展示、推广、教育等功能,深化了木雕艺术在文化层次的定位。在运用鲜明的建筑语汇后,重新展现了与木雕艺术呼应的美学精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梦道——追求完美艺术的美丽灵魂 在空间中逡巡,找寻木的温润质感 博物馆规划了一馆二楼及地下一楼,二馆二、三、四楼等空间,一、二馆之间,因为色彩、材料的延续暗示,空间一气呵成。而第二馆的落成,使博物馆整体外观以纵向俐落的切割了空间,和横向粗犷的墙面纹呼应,展览空间则为木纹清水模灌制墙面,搭配木条及洗石子所框塑而成。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力道——用量体线条雕琢虚实空间 以刀重重地削、细细地琢,虚实空间气韵自现 服膺于木雕艺术的精神与手法,“木雕博物馆”亦如一木雕艺术品,以倾斜的角度破空而下,力道直入实体,切出空间,切出力的意念;透空的玻璃,则犹如凿取出木屑,去芜存菁,空间内缩于无形;大块植入的木头量体,结实地穿墙而入,则彰显出现代木雕艺术中,多媒材植入的新颖观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艺道——材质自显意涵、空间自咏禅境 将木的纹理深深刻印在水泥,让钢铁与玻璃擎住无法抵挡的想像力 博物馆从里到外,水泥的壁面上,布满著温厚的木纹;里外如一,正是木头最真实的性格。以木纹清水模浇灌的建筑,厚实单一中,显露了因纹路深浅而产生的立体触感,像一片皴的刀法,粗粗细细、深深浅浅,质感动人。在冰冷的水泥材质中,因为木纹的肌理,更令人立刻明了博物馆的特质,而木雕作品也因而在此空间中更显的协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思道——与雕刻家手下幻化无尽的想像 或是古典,或是现代,每一个角落都有一个艺术家的心血结晶 厚重的建筑量体因切割而产生不连续之虚空间,以钢与玻璃轻冷的材料来衔接,表达另一种材料融合的美感。以木纹模板为主墙面,从户外延伸至室内,置入的意图与力道,象征著另一种木雕艺术创作的现代手法,空间的趣味,也让木雕博物馆由作品的安静舞台地位,提升为另一件大型空间雕塑作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光道——素空间演绎出内敛的锋芒 以素颜为背景,借凿痕留出的缝隙,让天光参与演出,空间看似断裂,实则连续 内部空间以几道连天的切痕将大型完整量体分割成数个块体,缝隙露光,虚化的空间,似断未断,成为连接六个展览室最舒服的通道;十三米中庭大挑空,光线倾泻而下,让木雕作品得到一处最接近自然的演出空间。低调、低彩度的展示背景与简洁的动线分割,让不同类型的木雕作品在此各自舒展个性,或是天光透出,或是密闭内聚,更有户外绿林相映成趣;走在一个个展览室之间,流畅而沉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飞道——在木纹包裹下的力量美学 每一个空间都有一段悠远而真切的历史痕迹 实体的展览室、透光明亮的走道,在虚实间,参观者就像进入一大型木雕作品中逡巡,自能体会木雕艺术的真谛。展览空间并增设丰富了展陈内容,也提供了创作者更多交流与切磋之机会,邀请国内木雕、复合媒材创作者参与展出,发挥多元化之社教功能,藉此达到博物馆文化资产保存、文化艺术推广、文物研究、社会教育与民众休闲育乐等诸多功能,达到专业化、精致化、学术化之国际规模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