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何健翔:把建筑设计作为批判性研究的方式

2013-10-28 00:15:23  来源:pchouse  作者:佳佳  

  黄金时代,失落时期

  本科毕业之际,何健翔回到家乡江门市,任建筑设计院方案建筑师。当时国内经济开始高速发展,铺天盖地的建设为建筑界带来巨大的机遇。然而,何健翔却将别人眼中的“黄金时期”形容为“迷茫时期”,虽然学校的老师没有很清晰地教导过“建筑学”和盲目的“快速建造”是不一样的概念,但看着许多建筑师被建筑大潮卷进去,不加思考地去拥抱所谓的机会,总感到莫名的失落。通过阅读国外的建筑类杂志,他隐隐地感受到另外一种景象和氛围,于是萌生了要出国寻找答案的想法。

何健翔
何健翔

  1998年,何健翔放弃了不错的工作岗位,考入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系,开始了两年的留学生活。他感慨道:“原来在国内,不管是学业还是工作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到了国外,发现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结构跟别人所要求的是不一样的,或者说我们原来并没有构成结构,这对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经过一番思考,他狠下决心,完全放弃了以前所熟悉的技能,像小学生一样重新学习,建立一套新的知识体系。问及如今对设计的理解,他说:“撇开专业不讲,从个体上而言,设计就是你怎么理解生活,怎么理解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设计跟生活息息相关,应该包含很多对自然材料和生活态度的思考。”观看何健翔的作品,很少有喧闹或吸引眼球的炫丽画面,更多地是回归到简单纯粹的本质上,让身处其中的人能感受到空间的生命。

何健翔与蒋滢
何健翔与蒋滢

  浴火重生,落叶归根

  在比利时一举获得建筑学(城市设计)硕士和工学(医疗建筑)硕士双学位的何健翔,工作了两年后毅然选择回国。他说:“这是必然的选择,因为建筑本来就跟某种地域文化挂钩,到另一个地方学习、工作,始终有一种漂泊无根的感觉,不在自己的文化根源中创作,很难真正创造你所希望见到的空间。”珠三角地区蓬勃的商贸经济和城市发展使其社会空间状态成为建筑学术所关注的热点,然而有价值的批判性建筑实践却近乎空白,这促使他和同为建筑师的知己蒋滢决定创办独立的建筑师事务所,并取名为“源计划”,意为在空白地带探索新的建筑空间范式和前景。

何健翔与蒋滢
何健翔与蒋滢

  源计划的对外的介绍中,有这么一段话:“试图在当代中国强大的‘制造’氛围下,以建筑和空间设计为平台,建立一套跨越技术、艺术、影像、媒体等领域的空间建构策略,在为显示问题提供出色空间思路的同时,坚持把建筑设计作为对城市经济现实进行批判性研究的手段,并不断保持二者的平衡。”这种带有一点理想主义、抽象主义的语言有时让甲方难以读懂,何健翔总是努力地去交流,坦诚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南方毕竟是个历史悠久的商业城市,对效率和效益的追求是必然的,好的建筑师可以帮助开发商达到这个目标,但方式有很多种,很多时候大家看到的只是短线的东西。有些设计三年内可能看不到回报,十年后却能发展得很好”,何健翔稍显欣慰地说,“这几年很明显地感觉到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追求短期效益的弊端,愿意用长远的眼光来对待一个项目。”

根据旧厂房改造的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根据旧厂房改造的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何健翔对大项目、地标式建筑素来不感冒,因为他觉得附加在大项目上的东西太多了,无法让人专心致志地做出一个纯粹的作品。项目遍及不同地区的他面对地域性问题时,首先会本着坦诚的态度去了解当地的风俗文化,“不需要刻意地去加入什么符号,而是要从进入这个地方时,就开始思考和体会它的文化、生活、气候等,一旦对这个地方产生感情,作品自然就带有当地的特色”。他说,通过设计来的思考身边的人、事和生活,再通过设计将你所认为的观点跟别人分享,看着空间的逐步实现并获得别人的认可,让别人愉快地生活在当中,是一份很大的满足感,这份满足感甚至比商业上创造的效益还更让人开心。即使偶尔感觉累和不解,也从未想过要离开这个行业,要带着理想坚定地坚持下去。

办公室里的建筑模型
办公室里的建筑模型

责任编辑:wujiajia
公众号二维码
转载申明:太平洋家居网独家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友评论

选风格填面积,马上免费预约

请选择你喜欢的装修风格
请选择风格
  • 请选择你喜欢的装修风格
  • 简约风格
  • 中式风格
  • 欧式风格
  • 田园风格
  • 日式风格
  • 混搭风格
  • 地中海风格
房屋面积不能为空
手机不能为空
请选择你所在的城市
城市不能为空
60获取验证码

立即免费申请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政策》

热门案例

太平洋家居网官方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