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写书授课薪火相传 建筑是人居理想的体现,潮汕建筑的讲究让蔡海松深刻感受到潮汕传统民居始终都承载着中国人最理想的居住梦想:用院墙为自己隔出一方空间,把外人外事挡在外面,把家人家事保护在里面,头顶一方天,脚踩一片地,种自家的花草,过自己的日子。他把自己对潮汕建筑的深刻理解凝聚于《潮汕乡土建筑》中,虽非建筑设计师,聊起潮汕建筑的空间格局、建筑构造却不逊色于任何设计师或设计理论家。 24年里,蔡海松举办了多次个展,传统祠堂、村寨、土楼、木雕等图片打动了不少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浓厚兴趣和赞赏,作品《建筑上的潮州木雕》更是荣获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文献奖。近年来,他常应邀到院校召开讲座,场场火爆,汕头大学学生车怡岑说:“听了蔡老师的讲座,获益良多,深感现在城市的发展,令到很多传统的东西在逐渐消亡。那么好的东西,为什么要丢掉?我觉得作为青年一代,有这样的义务和责任,为此作出一些努力。” 一个镜头可以见证传统建筑的盛衰荣辱,可以体现传统建筑的灵魂,可以在建筑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迹,可以让后人因为一个人的镜头而记住一些传统建筑。潮汕传统建筑在蔡海松的镜头底下得以永存,但他只愿能够利用镜头忠实地记录曾经的真实,能够引起更多人关注、爱惜并拯救宝贵的潮汕老建筑,“让我们共同去保持、维护仅存的那些传统乡居的风貌格局、历史信息及其所蕴涵的优秀文化,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 |
选风格填面积,马上免费预约